寨卡病毒来势汹汹检验检疫部门多举措加强防控
www.sditds.gov.cn 2016-02-16
寨卡病毒病与黄病毒属疾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相似,同样由伊蚊传播,可引起轻度发热、皮疹和结膜炎,症状可持续2-7天。目前,病毒防控主要存在以下困难:一是病毒传播速度加快。有巴西研究机构近日发现,寨卡病毒传播媒介可能已由伊蚊扩散至其它蚊种。同时,南美洲正值夏季,蚊虫滋生迅速,导致全球扩散风险大幅增加。此外,巴西2月4日报告了两例经输血传播寨卡病毒的案例。二是难以实现快速检测。寨卡病毒与登革热、西尼罗病毒、黄热病等其他黄病毒会发生交叉反应,通过血清学方法做出诊断较为困难,快速检测难度较大。三是危害性尚难确定。目前,尚不能确定婴儿小头症及引致四肢瘫痪的吉巴氏综合症与寨卡病毒有关,但这种可能性极大。四是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目前,只能实施对症治疗。
针对寨卡病毒发展变化态势,世界各国纷纷采取防控措施。如: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萨尔瓦多、牙买加等国卫生部门建议妇女推迟怀孕;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和俄罗斯卫生部均发布旅行警告,建议孕妇暂时避免去寨卡病毒病流行的地区旅行;由于巴西将于今年8月份举办奥运会,澳大利亚特别对本国奥运会代表团队发布旅行建议,要求采取相应谨慎措施。
山东各口岸目前尚无对南美直航航班或班轮,各航空公司由南美经停韩国、香港等地至山东的转机旅客也较少,但与目前已出现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且存在大量传播媒介的东南亚通航频繁。针对以上疫情特点和口岸形势,山东检验检疫局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一是加强预警工作。及时做好疫情信息收集,动态开展风险评估,提前了解来自疫区船舶和飞机的动态,做好联防联控,一旦出现输入性病例,立即采取紧急防控措施。二是加强口岸查验和检疫处理。加强对来自疫区货物和交通工具的检疫查验,对发现蚊类的货物和交通工具严格实施灭蚊处理,特别加强春运期间东南亚包机检疫。对来自疫区的垃圾、泔水以及容易孳生蚊虫的积水进行严格消毒,防止蚊类孳生。三严格入境人员检疫。通过体温监测、医学巡查、联合边检协查、强化旅客申报等多种方式,对发现有症状旅客逐人进行针对性医学检查和流调,严格规范处置。四是提高检测能力。组织人员参加寨卡病毒培训,掌握其病原学发病机制及有效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迅速配备寨卡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与各口岸联防开展病毒检测。五是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宣传寨卡病毒预防和治疗方法,及时提醒出入境人员特别是孕妇和适龄妇女尽量避开寨卡病毒流行区,加强个人防护,防止蚊虫叮咬。六是做好口岸蚊类动态监测。开展蚊媒种类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调查,采取有效灭蚊措施,清除蚊虫孳生场所,降低口岸蚊虫密度。
上一篇:山东检验检疫局创新食品备案管理模式成效显著 下一篇:济南空港口岸截获大量非法入境燕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