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专区
欢迎光临中国(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门户!
7x24小时热线:95198 退出

通 知

当前位置 : 首页 > 首页 > 新闻动态 > 海 关 >

青岛海关“差异化核查”保障出口食品企业高质量发展

www.singlewindow.sd.cn 2021-12-30

海关核查是海关进行后续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海关“多查合一”业务改革、落实“放管服”各项举措的具体实践。今年以来,青岛海关不断创新核查模式,在出口食品农产品领域实施“差异化核查”,以公正监管促公平竞争,为辖区出口食品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高标准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

  近期,黄岛海关与青岛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到青岛康大食品有限公司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执法人员根据企业提供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现场监督审核报告,对86项核查内容予以直接采信,同时还为企业送政策送信息,对企业进行了多方位的技术指导。

  “联合执法和采信第三方出具报告制度降低了我们检查配合成本。”公司品控负责人刘美玲表示,“在今年疫情形势下,运输成本增幅较大,企业兔肉出口仍然实现增长,今年前11个月,我们共向欧盟市场出口兔肉2601吨,同比增长5.4%。”

  新冠疫情发生后,国际物流成本持续上涨,出口食品外贸市场波动剧烈。青岛海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核查改革,针对不同企业类型采取了“实地核查”“部门间联合检查”“采信第三方出具报告核查”“互联网+核查”等多种核查模式,向高标准企业释放改革红利,积极培育地方品牌,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助力本土品牌食品企业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青岛海关共实施2803起核查作业,其中采取网上核查116起,实施部门间联合抽查537起,采信第三方出具报告核查50起。

  中小微企业提升生存能力

  今年7月,青岛大港海关和青岛城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某生物科技公司开展联合抽查,对企业经营状况、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进行了逐一摸排,最后发现该企业存在4项不符合出口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控制的问题。

  这家公司于2020年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资质,主要产品是果冻,主要出口国为韩国。“联合检查组这次对我们提出的4个问题都很精准,通过深挖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让我们对质量管理体系和食品卫生安全控制的落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企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企业将针对问题严格规范整改,确保持续改进出口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做大国外市场。

  中小微出口食品企业,一般都具备基本的管理经验,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度、企业员工的专业度及企业的管理成熟度与大型企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今年以来,青岛海关不断优化服务举措,送服务、送政策上门,对中小微企业进行“联合会诊”,找出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质量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不断改进工艺,提升产品质量。

  “我们将核查工作理念由‘查管’向‘查服’方向转变,提高中小微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能够尽快适应国际竞争环境,拓展市场规模。”青岛海关稽查处处长王滨说。

  不达标企业清理优化环境

  青岛海关所属大港海关对青岛某水产公司实施现场核查,这家公司自2020年1月注册成立,核查发现企业存在严重不符合出口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控制的问题,核查组按要求制发《核查整改通知书》并下达企业,责令15日内完成整改。

  因受厂区、设施等硬件条件限制,企业无法按期对车间、原料仓库等按要求进行整改。核查组根据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规定,认定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无法有效运行,且无法整改,无法持续保持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要求的能力,最终通报相关部门,建议撤销备案资质。

  2019年年底,海关总署出台了《海关总署关于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公告》,决定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工作”降低门槛,将“前置审批”工作改为“企业信息备案”。海关通过严查、严管,清理长期未出口的备案企业,防范不法企业违法盗用备案资质,同时完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管理制度,为清理 “僵尸企业”提供借鉴经验。

  今年以来,青岛海关通过核查共查发问题整改476项,其中建议取消相关出口食品农产品资质100起,制发核查建议书287份,在打击不法违规行为,促进行业自律规范等方面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青岛海关

  


上一篇:中国-巴西海关AEO互认实施
下一篇:青岛海关完成首个双重身份报关单位备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