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专区
欢迎光临中国(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门户!
7x24小时热线:95198 退出

通 知

当前位置 : 首页 > 首页 > 新闻动态 > 海 关 >

“烟台制造”加快开拓“一带一路”国际市场

www.singlewindow.sd.cn 2022-07-22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同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为外贸企业开拓沿线国家市场持续注入活力。烟台海关积极发挥职能优势,落地实施一系列便利化举措,优化通关流程,加强靶向帮扶和精细指导力度,提高监管效能,助力“烟台制造”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不断取得新突破。上半年,烟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630亿元,同比增长47.6%。

国际物流一路畅通

近日,在办结海关监管手续后,烟台元嘉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申报出口的3245吨水泥通关放行,搭乘“韦立卓越”号中非班轮从山东港口烟台港运往几内亚,用于非洲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借助烟台港便捷的中非班轮和海关便利的通关政策,今年我们对几内亚的水泥出口额同比增长了82%公司负责人谭李英田介绍。

烟台港是“一带一路”中非双向物流黄金大通道的始发港。今年以来,从烟台港始发的中非班轮保持了月均7至8班的密集发运频次,助力“烟台制造”源源不断走出国门。

除了中非班轮,由烟台始发的中欧班列、中韩海上“跨国巴士”都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际物流的新亮点。在当前疫情严重、国际物流普遍运转不畅的情形下,烟台海关为“中欧班列”“中非班轮”、中韩海上“跨国巴士”量身打造快速便捷通关模式,持续推进“两段准入”“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通关举措落实,通过船、车无缝对接打通国内国际物流循环节点,保证了国际贸易供应链稳定通畅运转。

智慧监管提速增效

7月12 日,一辆装载18吨出口商品的集装箱货车缓缓驶过烟台港H986大型集装箱查验设备,货物扫描图像被实时传送到200公里外的青岛海关集中审像中心进行智能分析。几分钟后,机检显示正常,货物顺利放行准备装船搭乘“泛舟胜利”号货轮运往韩国。

“我们的货物在工厂装箱,拉到码头后直接过机检,智能审图没有问题就能放行装船。”这批货物的申报单位烟台祥宸报关行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李昌毅说,高效的通关速度不仅帮我们节约了时间成本,也降低了码头费用,节省了集装箱使用成本。

为不断提升口岸监管效能,烟台海关充分发挥智能监管优势,对集装箱货物实施非侵入式机检查验,应用智能审图系统进行实时智能分析,无问题货物直接放行,机检异常货物则会第一时间转到人工岗复审,提高了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查获率,实现了货物通得快,管得住。

今年以来,烟台海关已对出口货物实施机检查验1479标箱,有效压缩了货物通关时长,提升了口岸通关效率。

“纸黄金”降低成本

山东中锐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铝板复合型防伪印刷和防伪瓶盖生产、销售的上市企业,其生产的瓶盖、垫片等产品销往菲律宾、泰国、越南、智利等十几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凭借海关签发的中国—东盟、中国—智利自贸协定优惠关税原产地证书,我们的出口产品在当地通关时可以享受到零关税优惠待遇,通关成本的降低帮助我们拿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外订单。”公司国际业务处经理徐宁介绍,今年企业的贸易额较以往增长了20%,凭借海关出具的110份原产地证书,可为企业减免进口国关税440万元。

为助力辖区企业用足用好原产地优惠政策,充分兑现“纸黄金”红利,烟台海关组织业务专家深入企业开展精准指导,确保企业“知优惠”“实享惠”“防失惠”。同时,海关通过推广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等模式,方便企业办理原产地签证,实现“足不出户”“立等可取”。

上半年,烟台海关共签发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原产地证书2.78万份,金额超70亿元,可为企业减免进口国关税3亿元。

来源:青岛海关

上一篇:上合示范区开通国际班列新线路
下一篇:“先放后检”叠加“船边直提”通关效率再提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