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我国又一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破千万标箱
www.singlewindow.sd.cn 2017-12-22
随着一个挂有“厦门港2017年第1000万标箱”的集装箱被稳稳吊起,靠泊在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旗下的嵩屿集装箱码头的两艘15万吨级集装箱船舶“马士基恩塞纳达号”和“地中海阿尔泰号”汽笛长鸣,庆祝厦门港这一历史发展时刻。
34年磨砺,打造枢纽强港
厦门港从1983年开展集装箱海运业务,经过34年的发展,已经从1983年全年3292标箱吞吐量的区域支线小港,一举跨越为2017年全年1000万标箱吞吐量的国际大港。厦门港口管理局介绍,厦门港目前排名全国第七、全球第十五位。
厦门港集装箱业务伴随厦门经济特区建设而生,集装箱业务一直肩负着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的历史使命,并与厦门经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同频共振,是厦门贸易投资的重要基础保障力量。近五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及自贸试验片区建设大背景下,厦门积极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港口业也逐步发展成为厦门“高创新、高颜值”的代表产业,是厦门千亿航运物流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记者了解到,今日举行仪式之所以选择在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旗下的嵩屿集装箱码头举行,是因为这里是全球目前接待能力最强的码头之一。34年来,厦门港不间断投入重金建设深水航道、深水码头这“两深工程”,形成“筑巢引凤”的良性循环,厦门集装箱业务也从东渡一期的1万吨级泊位,一直发展到如今海沧港区20万吨级泊位,主航道已完成第四期扩建,满足世界最大集装箱船舶24小时进出,确保了厦门港34年来的快速发展。
创新举措,提升国际品牌
迈入年吞吐量1000万标箱大港,进一步提升厦门港在世界航运版图上的地位,厦门港也成为厦门市的一张国际名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厦门港共有集装箱航线140多条,通达五大洲所有重要港口,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以及金砖国家经贸往来的“先行官”,不仅成为全球航运物流的重要节点,也将厦门带入全球经济发展的大潮当中,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
港口,已经成为厦门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展示平台。近五年来,厦门港积极推动“放管服”,一系列扶持政策刺激航运经济不断向前,在海关、国检、边检、海事等口岸单位的支持下,“单一窗口”等创新举措大幅优化港口通关环境,绿色智能港口建设在守护“厦门蓝”的同时也实现“提质增效降成本”;集装箱码头林立的先进机械设备,辅以智能化、信息化技术革新,单船每小时作业效率达120标箱以上,在全国率先实施船舶操作效率服务承诺,在对标全球一流水平的同时,也打响了厦门港的国际品牌。
自由贸易,促进发展质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目前,厦门港已经积极着手开展推进自由贸易港的十项工作,争取相关政策尽早落地。
与此同时,厦门港还将利用区位优势,打造两岸最具竞争力的大港,做强做大对台航运合作示范区,继续打造两岸经贸交流的前沿平台。
站在历史发展新台阶上,厦门港正在着眼“从量变到质变”,即从注重增长速度转变为注重发展质量。配合自由贸易港建设,厦门港将继续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厦门港将完成重点项目33个,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43个,新增综合货物通过能力13719万吨,其中集装箱313万标箱,并积极对标国际先进大港水平,依靠信息化推动港口转型升级,推动多式联运等新兴业态发展,使港口在建设“一带一路”陆海枢纽城市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一篇:东营港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下一篇:黄河三角洲地区首列港海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