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专区
欢迎光临中国(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门户!
7x24小时热线:95198 退出

通 知

当前位置 : 首页 > 首页 > 新闻动态 > 商务厅 >

青岛市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www.singlewindow.sd.cn 2018-04-20

近年来,青岛市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节点”的双定位城市功能优势,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取得实效。2017年,全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额2485.27亿元,增长11.2%,占全市的49.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额21.9亿美元,增长14%,占全市的34.06%;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账外资27.83亿美元,增长17.5%,占全市36%。

    一、把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建设为“一带一路”开放合作平台。2016年,青岛市政府印发《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欧亚园区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吸引中外运华中公司、京东物流等总投资238亿元的21个项目签约落户。在境外,引导青岛市优势企业与沿线国家共商共建产业合作项目,目前海尔集团在巴基斯坦建设鲁巴经济区、在俄罗斯、印度建设2个家电生产基地。发挥青岛口岸多式联运功能优势,在陆上,搭建西联中亚欧洲、东接日韩亚太、南通南亚东盟的国际多式联运通道,目前已经开通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中蒙班列、东盟专线等国际班列,累计到发国际班列4600列、61万标箱。在海上,青岛港与俄罗斯圣彼得堡港等21个港口建立友好港关系,与马士基集团、中远海运集团合资建设意大利瓦多利古雷港的集装箱码头和冷藏码头。借助上合组织、中东欧16+1、东盟10+3等国际高端合作机制,先后在16个国家开展20余场欧亚园区专题推介活动。各国各有关方面给予高度关注,2017年上合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率成员国使节代表团访问青岛考察欧亚园区,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与青岛市商务局成立联合工作组共同推进建设工作。今年4月,商务部复函青岛市《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就建设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提供支持等问题的复函》,支持青岛市把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打造为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经贸合作平台,建设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

    二、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一是重点推进17个境外合作区建设,培育打造境外产业集聚区。目前青岛市已有海尔鲁巴经济区、海信南非工业园等5个境外合作区纳入商务部重点境外合作区项目库,累计对外投资3.7亿美元,入区企业16家,合作区总产值6.03亿美元。海尔鲁巴经济区获商务部确认为国家级境外合作区,2017年实现营业额3亿美元,成为中巴经济走廊重点项目。海信集团南非工业园年产值1.5亿美元,产品辐射南部非洲15个国家市场,成为当地家电市场第一品牌。二是建立完善商务、发改、外汇管理三部门协作机制。支持青岛市家电电子、橡胶轮胎、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企业与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海尔集团在俄罗斯、印度新建冰箱洗衣机生产基地,即发集团在越南建设服装生产基地。三是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沿线国家开展资源开发与合作。城投集团与恒顺众昇集团在印尼建设青岛综合产业园开展镍铁矿资源开发与加工项目建设,东方铁搭公司在老挝开展钾矿资源开发项目,鲁海丰集团在马来西亚建设远洋渔业加工转运基地。支持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发挥优势参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山东电建三公司在巴基斯坦承建的电厂项目,成为中巴经济走廊首个能源类合作项目。

    三、大力培育源自青岛市的国际化经营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国际知名品牌、先进技术、营销网络和研发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截止2017年底,全市共有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建集团、山东电建三公司、赛轮金宇集团等5家企业的海外市场营业额超过10亿美元。海尔集团通过并购美国通用白电、新西兰菲雪派克和日本三洋东南亚业务等国际家电品牌,2017年实现海外市场营业额120亿美元,海信集团成功并购日本东芝电视、夏普墨西哥工厂和美洲网络,双星集团联合青岛国信、城投等企业以6亿美元并购控股韩国锦湖轮胎。发挥走出去龙头企业的海外优势,大力推广“青建+”走出去融合发展模式,目前“青建+”已与澳柯玛、饮料集团、重汽集团等20多家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带动150多家中小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2017年实现带动出口1亿美元。

    四、建立完善“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促进机制。青岛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完善走出去服务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纳入2017年市委改革要点事项。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先后在沿线国家举办了40余场“通商青岛新丝路 经济合作新伙伴”为主题的经贸促进活动,有效搭建境内外政企间对话交流和双向投资合作平台。完善优化全球经贸合作战略布局,累计与全球75个城市(省、州、商务机构)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2017年在青岛市举办经济合作伙伴城市圆桌会议,建立日常工作机制加强交流与合作。建成运营新加坡、韩国、美国、德国、日本、以色列、香港7个境外青岛工商中心,主要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加强与普华永道、毕马威、锦天城等高端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合作,发挥中介机构投资服务专业化优势,累计举办政策宣讲培训活动近10次,搭建政策解读、政企交流平台。坚持以备案制为主的海外投资管理模式,按“鼓励发展+负面清单”模式引导和规范企业境外投资方向,重点支持“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项目。加强对重点海外投资项目真实性、合规性审核及事中事后监管,开展对外投资“两随机一公开”检查,建立企业海外投资统计监测梯子,对海尔集团、海信集团、赛轮金宇集团等重点境外项目建立了联络监测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防范化解对外投资风险能力。

来源:山东省商务厅

上一篇:全国对外投资合作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下一篇:威海 4 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跻身国家级 数量全省最多

相关新闻